联网报警系统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安防系统,其核心技术架构涵盖了多个层次,包括数据通讯协议层、设备接入层、数据管理层、流媒体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应用层、应用扩展层以及系统运行监控及保障体系和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等,各个层次相互协作,共同实现了系统的强大功能1.
数据通讯协议层是联网报警系统的基础,它负责接入各种异构的通讯协议,形成统一和规范的接口,供上层调用1. 常见的通讯协议包括 SIP、RTSP、RTP、RS485、RS232、SNMP、NTP、Wireless、POP3 等,通过对这些协议的支持,系统能够实现与不同类型的设备和系统进行无缝对接,确保报警信息的准确传输1.
设备接入层则主要负责接入各种不同厂商、品牌的前端设备,如 DVR、DVS、IPCAM、Matrix、卡口、智能分析设备、报警设备、电子警察等,将这些设备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实现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控制1. 在设备接入过程中,需要解决设备兼容性、通讯稳定性等问题,确保不同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和协同工作。
数据管理层承担着存储和管理系统内多种数据的重要任务,包括视频图像数据、管理资源数据、空间地理数据等,并形成数据访问和控制的统一规范接口,供上层应用调用1. 通过高效的数据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大量报警信息和相关数据的快速查询、检索和分析,为后续的报警处理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流媒体服务层在联网报警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封装形成相对独立的流媒体基础件,向上层业务应用提供流媒体的基础支撑,包括流媒体的分发服务、存储服务、编解码服务、智能分析服务、检索点播等1. 例如,当报警事件发生时,流媒体服务层能够及时将现场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编码和传输,使报警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实时查看现场情况,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应用服务层主要封装了各种系统后台逻辑,建立独立和稳健的系统后台逻辑服务,向上层的人机交互及外部接口提供后台逻辑和数据处理1. 其中包括时钟同步服务、数据同步服务、消息发布服务、设备状态服务、权限控制、系统日志、认证服务、设备配置服务、更新发布服务、平台协作服务等,这些服务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操作提供了保障1.
应用层是系统与用户直接交互的界面,它实现了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识别用户的操作和接收用户的输入,并向其展现业务逻辑处理的结果和视频展现,包括视频的各种应用、资源管理、系统监控运维、权限管理、GIS 应用等用户接口1. 通过应用层,用户可以方便地对系统进行配置、管理和操作,查看报警信息、视频图像等。
应用扩展层则根据系统规定向外部业务系统提供统一、标准、规范的各种接口,提供服务,如资源接口、视频接口、报警联动接口等,方便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和扩展,实现更强大的功能和应用1.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联网报警系统还配备了系统运行监控及保障体系和系统安全保障体系1. 系统运行监控及保障体系能够对系统内的前端视频设备、网络等设备、系统后台设备、系统及其各子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策略对系统中的各种异常状态进行冗余、自动恢复等处理机制,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及时提醒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进行日常作业和异常人工干预,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维护性1. 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则主要负责对系统内的各种设备和数据进行权限控制和安全保障,防止系统机密敏感数据的泄漏,并对各种泄密事件实现可追溯机制,保障系统的安全性1.
联网报警系统通过其完善的核心技术架构,实现了多种强大的功能。例如,实时报警功能能够在报警事件发生的瞬间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报警中心,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响应;远程监控功能使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报警现场的视频图像,掌握现场情况;报警联动功能则可以实现与其他安防设备或系统的联动,如当报警发生时,自动启动相应区域的灯光、门禁等设备,提高防范效果。此外,系统还具备设备巡检、设备维修、联机检测、月度报告、责任及财产理赔、日常维护、售后培训等一系列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服务5.